{{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在海南蓬勃发展的商业浪潮中,商标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其价值日益凸显。但伴随市场的繁荣,商标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5年,海南在打击商标侵权领域动作不断,多起侵权案件的处理彰显了维护知识产权、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
2025年3月26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保分局接到上海拓凡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的举报,称海口保税区汽车小镇的钜盟君佳汽配商行涉嫌销售侵权的“保时捷”汽车配件产品。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在该商行内查获“保时捷”开关、空气格、点火线圈等配件。经调查,商行从广州天系经销处购进这些配件,却无法证明其合法来源。经商标权利人授权的上海拓凡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鉴定,这些产品均属侵权商品。最终,该汽配商行因销售侵犯“保时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被依法没收侵权配件,没收违法所得363元,并罚款15537元,罚没合计15900元 。这一案件的处理,有力打击了汽车配件市场的侵权行为,保障了商标权利人的权益,也为消费者避免了使用假冒配件带来的安全隐患。
4月22日晚,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接到“野格”商标持有人委托授权打假人员的举报,对美兰区国兴大道一家酒吧展开突击检查。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涉嫌侵权野格商标的“陌醺”利口酒524瓶,以及无中文标签标识的“野格”利口酒61瓶。酒吧作为销售终端,其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利益,也误导了消费者。目前,执法人员已对涉事酒吧立案调查,后续将依法依规作出处理,这也给酒类销售行业敲响了警钟,督促商家严格把控进货渠道,杜绝侵权商品流入市场。
同月,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公布四起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其中某超市销售侵犯“剑南春”“国窖”“五粮液”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格外引人关注。执法局在检查中发现该超市公然售卖侵权白酒,货值金额达33168元,其行为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规定。最终,该超市被依法作出没收侵权白酒、罚款11万元的行政处罚,通过严厉处罚,对白酒销售市场的侵权乱象形成有力震慑。
这些商标侵权案件频发,不仅反映出部分商家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也凸显市场监管在某些环节仍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察觉和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从法律层面来看,《商标法》明确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均属于侵权,侵权者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海南对商标侵权案件的查处,意义深远。一方面,保护了商标权利人的创新成果和品牌价值,激励企业持续投入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海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净化了市场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未来,海南需进一步加强商标侵权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市场的精准监测;加大法律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形成打击合力,让商标侵权行为无处遁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